[豫健科普]春日尝鲜, 野菜营养多——药食同源, 奇效妙方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5:27 点击次数:161春天,万物复苏,野菜也崭露头角。这些大自然的馈赠,不仅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更有着“药食同源”的奇妙之处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野菜的世界,探索它们的药用价值。
香椿独特的香气让人难以忘怀。维生素C含量高于普通蔬菜水果,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,香椿叶中提取的多酚、皂苷类对于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黄酮类物质对痛风有明显的作用。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香椿。注意吃之前不妨焯烫一下,在享受香椿美味的同时,也要注意适量食用。
荠菜是一种常见的野菜,在历代古籍记载中,荠菜具有多方面的药食同源功效。作为食物,荠菜子水调成块可煮粥救饥,荠菜煮粥食用明目利肝。作为药物,有疏利五脏,利肝和中,益胃明目,清热利湿,消痰止咳等功效,荠菜花内服可治久痢,消小儿乳积,外用可辟蚊蛾虫蚁蚤虱。
马齿苋是夏季的野菜佳蔬,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、调控血脂、促进尿酸排泄、保护肾脏的功能。在民间,常用马齿苋来治疗痢疾、肠炎等疾病。外用也可用于带状疱疹、静脉炎及毒虫咬伤等疾病中。但马齿苋鲜叶中含有过多的草酸,容易形成草酸结晶阻塞肾小管,从而引发尿量减少、身体浮肿等急性肾损伤症状。因此,建议在食用前用水焯去大部分的草酸再食用,并且不建议短时间内大量进食。
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的作用。在中药学上,蒲公英被用来治疗乳腺炎、疖肿等疾病。早春的蒲公英嫩苗苦味较淡,适宜当野蔬食用。夏秋季的蒲公英茎叶老、苦味浓,只能药用,因其性寒,凡阳虚外寒、脾胃虚寒者忌服。此外蒲公英根泡水有降压效果,高血压患者比较适合,但是本身低血压的人就要谨慎服用,不要盲目跟风。
除了上述几种野菜外,《中华本草》和《中国药典》中还记载了许多其他野菜的药用价值和食用方法。野菜虽好,但因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同,对野菜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。体质虚弱、脾胃虚寒、过敏体质及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儿童等特殊人群在食用野菜时应格外谨慎。在采摘和食用野菜时,务必确保环境无污染,避免误食有毒或受污染的野菜。如出现任何不适或过敏反应,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咨询。
在享受野菜带来的美味与健康的同时,我们也需要关注其可能存在的食用禁忌和药物相互作用问题。只有科学、合理地食用野菜,才能真正发挥其药食同源的优势,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。(